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
私募巨头熬过寒冬迎增长,新课题待解,黑石领跑二季度
对私募巨头而言,至暗时刻已过。Management)、黑石(Blackstone)、凯雷(Carlyle)和KKR等行业龙头挺过了高利率环境下的交易寒冬,各自借机巩固了如今差异化的发展策略。而如何维系这一增长势头,成为摆在它们面前的新课题。...
今年南向资金汹涌流入港股创新高,8月7日净流入情况如何?
今年以来,南向资金的汹涌流入成为港股市场的显著亮点。截至8月7日,自港股通开通以来,南向资金净流入4.59万亿港元。华创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徐康在研报中提到,本轮行情的一个显著特征是A股与H股的同频共振,尤其是香港市场的强劲复苏,规模空前的南向资金,显示出内地资金对港股配置需求强劲。...
8 月 7 日南向资金再创历史新高,谷子经济迅猛发展
上海证券指出,受益于Z世代悦己需求、国产IP崛起等催化需求增长,叠加多元渠道支撑,政策引导消费,“谷子经济”迅猛发展。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泛二次元及周边市场规模达5977亿元,其中“谷子经济”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较2023年增长40.6%,预计2029年规模超3000亿元。...
今年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近9000亿港元,股票型ETF规模格局如何?
自今年以来,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近9000亿港元。截至8月7日,今年以来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8945.28亿港元,相当于2024年全年总额的111%,再创历史新高。根据中金公司的数据,截至2025年8月1日,国内股票型ETF规模合计37354亿元。...
A股走高激发公募热情,7月新发基金数量创新高、规模居次席
其中,7月发行规模最大的为南方润泽科技数据中心REIT,募资45亿元;发行份额最大的是汇添富稳惠6个月持有,发行37.41亿份。此前的7月16日,另一只主动型基金华商致远回报混合募资20.82亿元。...
债券借贷规模常被视为债市空头力量?真相并非如此
由于借券可以用来做空,债券借贷规模时常被视作债市的空头力量。当机构出于融资加杠杆或单向卖出债券的需求时,两者分别指向做多和做空,因此单纯看到债券借贷量增加并不能给出多头或空头力量增加的结论。另有市场人士分析,债券借贷的日成交量达到历史峰值也可能意味着债市的空头交易已十分拥挤。...
公募行业人才流失加剧!基金经理纷纷离职,后续何去何从?
公募行业越来越难留住优秀的基金经理了。从此前多位公募基金经理离职后的去向来看,进入资管机构或私募是主流选择。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公募人才离职后的主要去向,国内私募基金市场的确正迎来利好。...
浦银国际研报:地缘政治风险缓和,外资青睐全球主要股市
浦银国际发布研报称,地缘政治风险缓和,全球主要股市均受外资青睐。过去一个月(7月3日至7月30日),地缘政治风险明显缓和,市场避险情绪大幅回落,全球资金重新配置风险资产。美股仍是最受外资青睐的市场,录得净流入108.6亿美元。...
下半年公募基金调研热情升温,通信设备等行业成焦点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下半年以来,公募基金调研热情持续升温。截至8月6日,近一个月内已有178家公募对463家上市公司展开调研。在众多被调研的上市公司中,通信设备行业成为公募关注的焦点。同期,被公募调研数量排名前五的还有建筑装饰行业的江河集团以及通信设备行业的仕佳光子。...
私募投资适合人群特征解析:高风险高回报与财富增值之道?
深入理解私募投资适合的人群特征,对于合理规划个人投资策略至关重要。他们不满足于常规投资渠道的收益,希望通过私募投资这种相对高风险、高回报的方式,进一步提升资产价值。那些对投资有合理预期且长期投资思维成熟的人也适合私募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