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
· ·
就这么巧,这样的事竟然让人有点想不明白。
关税这个事儿,最近好像有点变数。特朗普刚宣布对某国的关税制裁要暂缓,本以为这只是热点新闻里的一个插曲,可没两天,美媒又放出消息,说中国居然增持了美国国债。新闻里说,中国确实买多了一些美国的债券,但“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有的人还在怀疑。
“美俄峰会刚刚结束,可世界局势并没出大乱子。”
这次峰会虽然没签什么大协议,但看起来美国和俄罗斯没有闹翻。特朗普和普京见完面,话里话外还有些意思在,两人都表现出并不排斥继续来往。普京还邀请特朗普去莫斯科,说“美俄峰会2。0”有可能会继续。特朗普说自己会认真考虑,无论美国人怎么说,他都没说不去。
很多人想到之前的“通俄门”,或许国内还是有些人不喜欢特朗普和普京太亲近。但这次特朗普没拒绝邀请,应该是心够大的了。
关税制裁对俄罗斯也是一大难事,本来预计特朗普会很严格,结果这次会面后他却让步了一些。哪怕只是“延长两三周”,也是让普京觉得有盼头。特朗普回美国后,记者又问他暂停制裁俄罗斯的事,附加的那些“二级关税”是否也会变动?特朗普回答,决定暂缓对中国加征关税,但具体到哪天没说,模糊得很。到底是策略还是故意,谁也说不清。
明面上,特朗普把中国提了出来,其实有几个原因。美国对中国的关税制裁,涉及到进口俄罗斯石油。南面国家代表那时候顶住了美国的压力,说买不买东西,是自己的决定,轮不着美国来管。美国想威胁,最后不得不放弃。
有意思的是,谈判完了,美国又改变主意。美俄再碰头大概率是在莫斯科,这段时间特朗普需要“底牌”,所以又把中国拉出来做文章。制裁中国,嘴上说得响,实际上影响却和谈判气氛挂钩了,还让普京压力增大。
中国其实并不怕美国那些“二级关税”。就算美方高调对外宣称这一点,中国的利益受损少,交涉空间还在,俄罗斯在谈判桌上也没少谈自己的条件。特朗普通过“把中方利益和谈判气氛挂钩”,既给普京出难题,也能左右自己谈判底线。
特朗普表面上说这些,无疑是在给自己找理由下台阶。在关税问题上,“美国败给中国”已经成了很多国家媒体的说法,美国国内也有人讽刺特朗普,叫他别再坚持关税战,别砸了美国的饭碗。
“中国稀土是硬通货,美国还得 ‘排队’ 申请。”
如今美国用稀土还要看中国的脸色,民用能够提高点额度,军用压根就没消息。美国只好一边偷着从别的地方买,一边用自己那点存货顶着,实在没什么硬办法。如此一来,特朗普也需要对中国表面释放善意,就算这种善意看着像“假的”,但也得做做样子。
但一味让中国得利,美国国内的反对党就会骂特朗普“对中国软弱”,所以还得给鹰派些能让人高兴的消息。恰好新闻又说了,当地时间8月15日,美国财政部公布了数据:中国6月时增持了1亿美元的美债,还是三个月来头一回,持有总量到达了7564亿美元。
“美债,一直让美国头疼。”
今年早些时候,日本机构抛售美债,特朗普很紧张,关税只好往后推。那时候中国也减了美债,分别在3月到5月砍了189亿、82亿和9亿美元。相比之下,6月的1亿美元只算是小数。但对美国来说,这是个缓和信号,可以安抚一下国内的情绪,让大家觉得事情有改善。
不过事情没那么简单。特朗普心里明白,这1亿美元增持是中国释放的“善意”,但同时也是提醒。中国现在是美国第三大债主,虽然英国最近增持超过了中国,但量还很大。这说明中国的反制措施不止有稀土,美债卖掉也能让美国很难受。
大规模抛售虽然对中国自己也不是好事,还会影响外贸和海外经济,可美国痛得更厉害。如果特朗普再在对中国的决策问题上不多考虑,结果很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中国主动权还是很大。”
买多少美债,出口多少稀土,中国都可以自己说了算。这回增持看着不多,可美国还是要认真对待,不然以后还不知道谁吃亏。
有的人说,“休战期”延长了90天,下一轮谈判还没开始,美国关税暂缓不知道什么时候算完。中国增持美债,背后还有哪些打算,没人能百分百说清。不过按这种迹象看,中美之间还会有博弈,谁也不会光吃亏不讨好。
这种局面,结果尚不明朗,谁输谁赢还不好说。或许之后若还有新的峰会,世界局势又会有些变化。
美债增持就像一粒小石子,虽小却影响了水面。休战期一旦到头,下盘棋怎么落,依然是悬念。
美国、俄罗斯、中国三方,目前都在盘算自己的利弊。谁想多拿点好处,谁就得多出些聪明的法子。
这场游戏里,关键一着,总在细微处露出来。
大家议论纷纷,谁都想知道未来的方向。可国际交往里,没有绝对的输赢,每一步都能影响大局。
“国际局势变化快,中国反制筹码不止稀土和美债。”
这些消息,明面上的和背后隐藏的,都值得人细细琢磨。
如此看来,峰会之外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谁能看清,谁又能把握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