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
· ·
2025年上半年,市场赚钱效应明显,公募基金交出了一份亮丽的“中考”成绩单。
Wind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场87%的基金实现正收益。其中,表现最好的是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净值增长86.48%。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中考”最牛公募榜被创新药主题基金和北交所主题基金包围了。
业内人士认为,下半年机会明显增多,创新药、北交所专精特新企业等仍有机会。同时,人形机器人等科技板块可能重拾升势,上半年表现欠佳的白酒板块也可能会出现回升。此外,具备稳定、高股息的资产依然有配置价值。
A “最牛”基金榜出炉
今年上半年,创新药、北交所、人形机器人、新消费等热点轮番演绎,相关主题基金也交替表现。
最终,在2025年上半年的“最牛”基金榜上,由创新药主题基金和北交所主题基金联手霸榜,特别是聚焦港股创新药板块的基金表现尤为突出。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跻身2025年上半年公募基金业绩前三名,1-6月涨幅分别达86.48%、82.45%、75.18%。
紧随其后的是: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72.16%、中银港股通医药A70.08%、永赢医药创新智选A69.39%、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A68.29%、华安医药生物A66.44%、平安核心优势A63.76%、诺安精选价值A61.88%。
上半年基金回报TOP10中,7只为重仓创新药的基金,2只为北交所主题基金,1只为均衡配置型基金。
此外,上半年基金回报第11名也是北交所主题基金——万家北交所慧选两年定开A,涨幅60.36%。
B 押注单一赛道
“上半年北交所主题、创新药主题的公募基金表现较好,因为上半年北交所、创新药结构性机会显现,所以重点参与相关板块的基金表现更好。”格上基金研究员托合江说。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十强基金产品中,有9只基金产品采取单一赛道投资策略,显示出单一赛道的高弹性操作仍是基金经理获得领先业绩排名的核心打法。
比如,张韡管理的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以年内回报86.48%居2025年基金“中考”第一名。该基金2025年1季度末前十大重仓股全部是创新药,并且重仓集中在今年涨幅最大的港股创新药。
类似的,梁福睿管理的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年内涨幅75.18%,目前在年内基金业绩榜中排名第三,一季度也“All in创新药”,并且今年及时在底部将仓位转向港股。
而北交所主题基金则重仓于北交所股票。冷文鹏管理的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年内净值增长率为82.45%,位居第二。该基金一季度末的十大重仓股中,有8只为北交所个股。顾鑫峰管理的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年内净值增长率为72.16%,位居第四,其一季度末十大重仓股全部是北交所个股。
与上述押注单一赛道不同,目前排名第七的广发成长领航基金由吴远怡管理,采取“均衡主题基金”的操作策略,重仓股涉及变频器、电商、消费品、废弃物处理、黄金、数据中心等多个细分行业,在均衡分散持仓中获得68.29%回报的中期业绩。
值得一提的是,有业内人士认为,今年下半年,创新药和北交所主题向好的趋势仍有望持续。
“随着国内创新药企业加快国际化步伐和国内对创新药行业的支持,创新药仍有结构性机会。而北交所专精特新企业成长性强,多为细分领域龙头,具备长期发展潜力。”托合江表示。
C 近九成基金正收益
事实上,上半年表现优异的并不仅仅是创新药主题基金和北交所主题基金。
Wind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场12571只基金(仅统计初始基金,下同)中,有10949只基金实现正收益,占比87.10%。仅有1622只基金为负收益或零收益,占比约12.90%。
截至6月30日,44只基金年内收益率超过50%,43只基金在40%~50%之间,115只在30%~40%之间,346只在20%~30%之间,1313只在10%~20%之间,9088只在0%~10%之间。
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研究员王昊宇介绍,上半年公募基金市场整体上行,一方面,受美国所谓“对等关税”政策、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等因素影响,黄金资产涨幅超过其他资产,黄金ETF平均涨幅超过20%;另一方面,流动性改善、风险偏好回暖带动权益市场震荡上行,主动投资的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上半年平均收益率分别为7.72%和5.87%。
来自格上基金的数据也显示,2025年上半年,代表主动权益基金的“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上涨7.86%,偏股混合型基金收益中位数为4.81%,75%的偏股混合型基金实现净值增长。
总体看,在沉寂4年后,今年上半年,主动权益基金终于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整体获得较好的阿尔法收益,赚钱效应明显。
上半年市场呈现出典型的哑铃型特征:一方面,代表成长股的科技板块大幅上涨,比如一季度的人形机器人、二季度的无人驾驶,上半年的创新药等科技创新板块表现突出;另一方面,低估值、高股息的红利股也得到资金追捧,特别是银行股屡创新高。
其中,以银行为代表的红利板块,以及以TMT、生物医药为代表的高科技板块持续走强,带动了相应基金净值上涨。
不过,与以往大多数情况相似,今年上半年的基金业绩也出现分化。
王昊宇介绍,2025年上半年,地产、食品饮料等行业板块表现较为疲软,重仓相关领域的基金收益欠佳。此外,利率环境波动以及债市从单边牛市转为震荡市,固收类基金表现相对偏弱,纯债型、一级债和债券指数基金上半年分别上涨0.75%、1.45%和0.47%,低于去年同期。
托合江也表示,传统消费基金受居民消费复苏乏力拖累表现不佳,部分重仓人工智能的基金,受估值回调影响表现欠佳。
D 分红共达1274亿元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9日,公募基金年内分红金额合计达1274.59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的927.18亿元增长37.47%。
具体看,债券型基金仍能扛起年内分红的“大旗”。数据显示,截至当前,债券型基金的年内分红金额合计达949.36亿元,占年内分红总额比例高达七成。其中,有3只债券型基金的年内分红金额超10亿元且跻身分红榜前十,为中银丰和定开债发起式、华夏鼎丰债券、中银睿享定开债发起式。截至6月29日,上述3只基金的年内分红金额依次为20.03亿元、10.16亿元、10.01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ETF成为年内分红“新星”。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9日,今年以来全市场ETF(含联接基金)的累计分红金额达218.39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63.56亿元的分红金额实现了超240%的增长。
展望
四大方向值得投资
“展望下半年的市场行情,经济基本面弱复苏,等待后续刺激政策落地,市场风格预计还是小市值成长风格占优,特别是代表新质生产力方向的成长类资产。同时具备稳定、高股息的资产依然有配置价值。”托合江说。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下半年机会明显增多,沉寂一个季度的人形机器人等科技板块可能重拾升势,而前期受到居民收入预期下降等因素影响的白酒板块也可能会出现回升。
随着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内需逐步回稳,永赢基金认为,全A股非金融盈利增速未来或将见底,但后续向上的空间及弹性预计均相对有限。
下半年预计A股将呈现更为明显的结构性特征,投资机会主要集中于科技、新消费、稳定红利以及中央加杠杆四大方向:泛科技领域重点关注国产算力、AI软硬件应用、人形机器人、半导体、军工等领域;体验式消费、AI+消费、服务消费等新型消费形式带来的投资机会;长久期稳定红利的确定性溢价有望延续,关注银行、电力、交运、运营商等;四是景气的确定性较强,不易受外需、国内私人部门与地方政府需求扰动的电力(核电、风电、电网)、新疆煤化工、卫星互联网、低空经济等。
相关
发起式基金扎堆清盘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清盘现象格外引人关注。一边是新的发起式基金持续涌现,另一边则是多只发起式基金因难以跨越三年规模大考难关,清盘数量逐渐增多。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7日,今年以来共有123只基金完成清盘,其中有29只股票型基金,52只混合型基金,31只债券型基金和11只FOF(基金中基金)。对比去年同期,基金清盘数量更多,达到292只,其中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依旧占据大头,分别为80只和148只。值得一提的是,6月以来至少有9只发起式基金发布了清算报告。
QDII基金业绩分化
6月30日,经统计上半年QDII基金市场业绩分化。平均来看,今年以来QDII基金净值上涨13.19%。其中,港股创新药板块相关基金表现尤为亮眼,多只产品净值涨幅超40%。此外,欧洲股市和黄金相关QDII基金也有不俗表现,净值涨幅超过20%;而原油QDII基金则因市场波动,收益率起伏较大。
本报综合21世纪经济报道、时代周报、北京商报、国际金融报、环球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