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
· ·
随着公募基金二季报披露大幕的揭开,多只基金产品的运作情况也陆续出炉。
目前已有同泰基金、东方红基金、长盛基金、银华基金、汇安基金、长城基金、德邦基金、华富基金等多家基金旗下产品披露了公募基金二季报。其中,包括权益类和固收类在内的多只产品规模较一季度末出现显著增长。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提升,人形机器人、金融科技等领域成为布局重点,债券基金规模的增长反映出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变化。
多只产品规模出现增加
聚焦规模方面,不少基金资产净值较一季度末大幅增加,还有多只产品规模翻倍。
作为7月9日首批披露二季报的同泰产业升级混合规模增长显著。数据显示,一季度末,同泰产业升级混合A/C份额合计规模不足1万元,到二季度末则增加至约1.45亿元。对此,有分析人士表示,这与“帮忙”资金有着密切联系,其规模的大幅波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经营的窘境。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同泰产业升级混合的基金份额机构投资者持有占比达到99.99%,个人投资者持有比例为0%。机构投资者的“帮忙”资金频繁进出会导致基金规模失真,从而影响基金的投资运作。
此外,随着投资者对固定收益类产品的信心有所提升,相关基金产品的规模也有所增加。华富可转债债券A二季报显示,该产品二季度末净资产为2.8亿元,相较一季度末的1.37亿元增长104.4%;德邦短债债券基金的规模从今年一季度末的28亿元增至二季度末的63.71亿元;华富中债1—3年国开债A二季报显示,该产品期末净资产为5.44亿元,而一季度末规模为0.55亿元;汇安永福90天持有期中短债债券A二季报也显示,期末基金资产净值为5.47亿元,相较一季度末的0.87亿元增长528.7%。整体来看,规模增长明显的产品主要以中短期债券作为重仓资产。
分析人士表示,得益于我国经济整体向好以及债券市场的良好表现,二季度,投资者风险偏好有所调整,使得投资者资产向中低风险资产配置工具倾斜,促进了相关产品规模的增加。
华富可转债债券A二季报显示,2025年二季度,中国宏观经济整体保持韧性,尤其是权益市场表现良好,多项利好政策出台促使基本面和情绪面趋于向好态势,A股主要指数在6月表现偏强。就可转债市场来看,二季度,转债资产再次展示出其具备期权属性的优越性。
权益投资比例提高
二季度,多只权益类基金继续维持高仓位运作,同时,还有产品进一步提高了权益资产比例。
据统计,二季度末,同泰慧利混合、同泰产业升级混合、长城久鑫混合、德邦高端装备混合发起式等多只基金股票仓位均在80%以上。此外,还有部分产品股票仓位进一步提升。同泰远见混合的股票仓位从一季度末的78.65%提升至85.74%;同泰产业升级混合的股票仓位从一季度末的1.62%提升至90.16%。此外,还有基金进行了权益类资产的调仓。
从基金重仓股来看,专精特新、机器人和金融科技成权益布局焦点。同泰产业升级混合、同泰金融精选股票两只产品主要聚焦符合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升级以及科技进步过程中受益的行业,二季度,同泰产业升级混合前十大重仓股由银行股转向机器人方向。同泰金融精选股票则继续聚焦于大金融领域的长线配置,二季度,该基金仓位集中于券商(A/H股)、金融科技等弹性方向,从前十大重仓股来看,中金公司、中信证券等仍是其重要配置标的。
基金经理王秀认为,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已明晰,2025年是量产元年,预计下半年行业将进入量产爬坡期,头部厂商订单放量、大模型技术突破和场景落地将驱动板块整体性机会,基金将持续聚焦港股与北交所机器人高成长细分领域。
而北交所主题也是基金重仓的重要方向。其中,同泰远见混合基金二季度前十大重仓股全部为北交所上市公司,且集中在生物医药、新能源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三大硬科技领域。基金经理马毅表示,该基金侧重于构建成长风格组合,并基于风格动量定期筛选强势因子调整持仓。
市场后续表现值得期待
展望三季度,多家公募基金在二季报中均表现出较强市场预期。其中,机器人、金融科技等领域的投资机会受到基金经理青睐。
德邦高端装备混合发起式基金经理陆阳认为,未来,人形机器人有望在工业制造、服务行业、健康养老、应急救援等多个领域大显身手,不同场景的需求潜力都将是巨大的。当下,人形机器人的硬件产品定义已经逐步收敛,各个厂商都从实验室阶段迈向实操阶段,人工智能与物理实体深度融合将推动“超级大脑”进化,实现动态环境自主决策,产业按下加速键。同时,我国的机器人代表性企业实力也毫不逊色,未来有望见证更多国内科技巨头的加入和“独角兽”的崛起。
对于大金融板块,王秀表示,券商和金融科技板块牛市“旗手”的角色再度出现,且券商板块的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后续若A股市场回暖、两市成交放量,将为券商经纪、资管和自营业务带来更大的业绩弹性。而金融科技方向受政策的重视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科技的赋能,将具有长期的成长性。
债市方面,德邦短债A二季报表示,展望三季度,以旧换新政策补贴有望持续,但对部分耐用消费品的拉动效果或逐步放缓,基本面对债券市场仍有利,叠加财政增量有待确定、货币宽松预期先行,债市在三季度中上旬整体处于有利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