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230098551@qq.com

沪市在线

2025年二季度末中国公募基金累计盈利5.94万亿元,多种资产共同发力

· ·

根据Wind数据,截止到2025年二季度末,中国公募基金为持有人创造了高达5.94万亿元的累计盈利,这一数字不仅刷新了行业纪录,也充分体现了长期投资和科学资产配置的优势。

2025年第二季度的优异表现并非偶然,而是多种资产共同发力的结果。股票型基金与债券型基金分别贡献了1204.68亿元和1038.00亿元的利润,合计占据近60%的总盈利。市场风格的切换使得债券型资产成为稳定收益的“压舱石”,而权益类资产则带来了显著的弹性增长。此外,混合型基金的盈利也达到了617.49亿元,其灵活的股债配置策略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展现了卓越的适应能力,成为收益与风险之间的有效平衡工具。

市场的多样化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港股和黄金的强劲表现,分别为QD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另类投资型基金贡献了429.26亿元和65.92亿元的盈利,通过低相关性拓宽了收益来源,有效分散了单一市场的风险。在经历了2022年熊市导致的1.46万亿元亏损后,公募基金的回暖和盈利能力的恢复展现了配置策略在应对市场波动中的重要性。

随着行业的发展,资产配置的理念也经历了三次重要的范式转变。首先,从2008年至2015年间,股票型基金面临9094亿元的亏损后,行业开始反思,以股债60/40的配置模式逐渐成为主流。混合型基金在这一时期的规模迅速增长,2015年时首次突破2万亿元,盈利波动显著收敛。

接下来在2016年至2019年间,随着港股通和债券通的开通,公募基金积极布局海外资产,通过跨境ETF和互认基金,盈利来源逐步从单一的A股市场扩展到全球资产。此阶段的投资理念从“本土配置”向“全球多元”转变,为投资者开辟了新的盈利渠道。

进入2020年至2025年后,基金配置模式又经历了从静态向动态的显著转型。过去的静态配置主要依赖于固定的股债比例,尽管简单且成本可控,但在疫情和通胀波动等极端市场情况中显露出灵活性不足的短板。而动态平衡策略则通过量化模型与宏观经济周期分析,实时调整资产比例,成为高波动市场的主流选择。

在A股市场中,新的投资周期正在酝酿中。野村东方国际证券的资产管理部总经理肖令君指出,当前A股已处于熊转牛的初期,低位的估值和政策的支持为长期投资提供了基础。新经济转型的浪潮以及长期资本的逐步入市为市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从技术面来看,7月24日上证指数收盘突破3600点,科创200指数在7月10日至24日期间创下11连阳的历史记录。中信证券在其7月22日的策略报告中提到,A股市场已由存量博弈转向增量市场,政策预期的升温和外资的回流是核心驱动力。伴随这一变化,资产配置正进入新的再平衡窗口期。

自1998年累计盈利仅为3.94亿元,到如今逼近6万亿的巨额盈利,公募基金的长期向上轨迹清晰可见。资产配置作为投资者穿越牛熊、实现复利增值的核心逻辑,其重要性愈发凸显。市场的波动从未止息,理性配置的智慧在投资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中国公募基金盈利2025年_公募基金_公募基金资产配置策略

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Puma重新定义游戏规则:通过“Go Wild”品牌宣传活动发布大胆战略与品牌定位

Puma重新定义游戏规则:通过“Go Wild”品牌宣传活动发布大胆战略与品牌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