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
· ·
【一、市场回顾】
上周(7月21日至7月25日),A股市场三大主要指数经历了震荡上行的趋势,尽管周五出现小幅回调。截至周五收盘,上证指数(沪指)报3593点,表明3600点附近存在一定的卖压。从周K线图来看,沪指本周上涨1.67%,深证成指上涨2.33%,创业板指则上涨2.76%,均实现了连续五周的上涨趋势。根据万得数据,全A的周成交量达到9.24万亿元,日均成交额为1.85万亿元,相较于前一周的1.55万亿元有明显增长,显示出市场情绪的回暖。基金业绩方面,稀有金属、建材、煤炭、稀土及钢铁等主题基金表现突出,而银行、红利低波及通信等主题基金则相对较弱。
在行业板块表现上,上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26个实现上涨,仅有4个行业下跌。受“反内卷”政策及基建投资提振,煤炭、钢铁和有色金属等周期性板块表现强劲。而银行、综合金融和通信等板块遭遇回调,表现不佳。概念板块方面,雅江水电、西藏振兴、水利水电建设以及稀有金属和稀土等概念均取得良好表现。然而,银行、稳定币、光模块(CPO)和跨境支付等概念则遭遇失利。
【二、全球市场动态】
在国际市场方面,各主要股指表现不一。日本日经225指数以4.11%的周涨幅领先,香港市场同样表现良好,恒生指数上涨2.27%,恒生科技指数上涨2.51%。美股表现积极,标普500指数上涨1.46%,纳斯达克上涨1.02%,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1.26%。至于欧洲市场,斯托克50指数微跌0.13%。在大宗商品市场上,布伦特原油价格下滑2.42%,报67.60美元/桶,而COMEX黄金价格则下降0.59%,报3338.50美元/盎司。
【三、公募基金市场情况】
在公募基金市场,除了债券型基金指数小幅下跌,其余类型的基金指数均有所上涨。股票型基金指数上涨2.35%,领涨的为广发中证稀有金属主题ETF,该基金上周净值上涨11.95%。混合型基金指数则上涨1.49%,金信行业优选A(.OF)以11.66%的涨幅居首,主要投资于半导体国产替代领域。QDII型基金指数上涨1.02%,大成港股精选A(.OF)表现突出,周净值上涨6.18%。债券型基金指数下跌0.10%,红塔红土盛商一年A(.OF)以周涨幅5.92%位居榜首。货币型基金指数小幅上涨0.02%,天治天得利货币B(.OF)近一周回报0.05%,表现最佳。
在ETF市场方面,尽管沪深股指整体延续震荡上行,股票型ETF平均净值上涨2.64%,但债券型ETF平均净值下跌0.27%。货币型ETF和商品型ETF分别上涨0.02%和0.47%,跨境型ETF则上涨1.99%。资金流向方面,股票型ETF资金净流出93.41亿元,而债券型ETF资金净流入302.06亿元,跨境型ETF资金净流入93.58亿元。上周跟踪稀有金属和建筑材料指数的ETF表现优秀,反观跟踪银行指数的ETF则表现较差。
【四、基金市场热点资讯】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公募基金的资产净值首次突破34万亿元,达到34.39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这一增幅较5月底的水平增长了6500亿元。具体而言,股票型基金规模增长1483.47亿元,混合型基金增长1223.31亿元,而债券型基金则增加了5078.7亿元,货币型基金规模略有下降。自2024年9月底以来,公募基金规模持续呈现增长态势,从32万亿的历史高点一路上涨,显示出市场的强劲动能。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当前A股市场正处于快速升温期,沪指已经连续突破多个关键点位,权益基金的规模增长不仅得益于净值的上升,亦有增量资金通过ETF和主动权益基金入市的推动。展望未来,在市场的积极表现下,公募基金的规模有望在各类增量资金的支持下继续扩张。
【五、流动性与市场动向】
近期A股市场持续冲高,上证指数于7月24日收盘突破3600点,自年内低点反弹超过16%。与此同时,债市却遭遇调整,多只中长期纯债基金出现回撤,市场也开始关注股债“跷跷板”效应。多家机构普遍认为,当前市场的流动性变化可能是导致股强债弱局面的主要驱动因素,市场正经历一种不同于传统增长预期驱动的特殊股债关系。
在基金的二季度持仓方面,随着相关报告的发布,共有32只个股被基金加仓超过10亿元。从行业分布来看,电子行业的持股总市值最高,接近4392亿元,而电力设备、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和银行等四个行业的持股市值也均在2000亿元以上。这一动态表明,公募基金在调仓策略上正日益向有前景的行业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