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
· ·
境外机构积极参与
近期,多家境外机构对我国债券市场表现出浓厚兴趣,并积极参与人民币债券的融资与投资。截至2025年4月15日,超过1160家境外机构已加入我国债券市场。这些机构遍布70余个国家和地区,涵盖了主权及商业实体。它们持有的债券总规模已达4.5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超2700亿元。
市场开放成果显著
中国人民银行与相关机构合作,近阶段显著加速了债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此举促进了中外债券市场的深入交流,同时提升了人民币债券在海外市场的接受度,使其成为可靠的担保手段。投融资环境不断改善,效果显著。自2019年起,我国债券已被纳入彭博巴克莱、摩根大通、富时罗素等国际知名债券指数,且其比重逐年增加。
指数权重稳步提升
截至目前,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在全球综合指数中的占比已攀升至9.7%,较四年前增加了3.7个百分点。自2024年11月起,这一占比超越了日本,使我国在全球排名中跃升至第三位。在摩根大通发布的全球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中,中国国债的占比达到10%,位居该指数各国债券权重之最。这一比重提升反映了国际市场对中国债券认可度的稳步上升。
市场吸引力受认可
专家指出,中国债券市场在收益和风险控制上展现出强烈吸引力。目前,我国经济整体呈增长趋势,人民币债券价格波动较小,收益保持稳定。此外,人民币债券提供多样化的投资选项,具备优异的分散化特点,且风险对冲能力持续增强,这些优势持续吸引国际投资者增加投资额。
开放举措持续优化
从2024年起,中国人民银行联合有关机构,着力推进债券市场对外开放。该行简化了境外机构进入市场的程序,并鼓励中央银行等机构进行非交易性资金流动。此外,对“债券通”和“互换通”进行了改进,以保障交易品种与国际主流标准相吻合。同时,维持了费用减免政策,并加大了对长期投资者的宣传推广。
统筹开放与安全
在债市对外开放期间,人行致力于在开放性与安全性之间取得平衡。他们不断对跨境债券交易及资金流动实施监控,同时强化了对债券市场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监管。这些举措旨在确保市场的稳定与安全,并为海外投资者构建一个优越的投资氛围。
中国债券市场展望积极。对于境外机构在持仓中的占比,以及其未来的走向,您有何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