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
· ·
指数使用费调整潮起
近期,多家基金管理企业依据监管指引,接连发布相关通告。据Wind数据至3月26日统计,市场内已有超过百只指数基金公开宣布将调整指数使用费用。这些费用将由基金管理方承担,同时基金合同也将作出相应修订。该行为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预计将对基金行业及投资者带来一系列影响。
投资者成本显著降低
基金管理公司必须承担使用指数的费用,这一做法明显降低了基金的整体成本。因此,投资者能够以更低的价格享受到指数基金的投资服务,这一变化与监管机构推崇的“让利于投资者”的理念相符。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发布的数据表明,若2024年第四季度基金规模保持不变,投资者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可节省约5.44亿元,这一举措将有效为投资者带来实际收益。
“新老划断”规则变革
自2021年起,指数基金在支付使用费上采用了“新老划断”的规则。到了2025年1月,证监会颁布了详尽的执行方案。方案中规定,现有指数基金的费用将由基金管理公司负责。这一变动适用于2021年2月前成立的指数基金,导致费用承担方发生转变,从而推动了行业标准向规范化迈进。
市场发展促成变革
永赢基金表示,至2020年底,股票指数基金的总规模达到1.6万亿元。目前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规模相对较小。若当时立即调整,可能对基金公司造成成本负担。随着多年来的发展,指数基金市场日趋成熟。目前取消“新老划断”政策,有助于统一指数基金的管理规则,进而提升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中小机构压力凸显
行业专家指出,若基金管理方需承担指数使用费用,运营成本将上升,对中小基金公司影响显著。指数基金依赖管理费来平衡开支,若指数使用费被取消,管理方的盈利空间将受限。由于中小型机构议价能力较弱,其盈利空间可能受到压缩,这可能导致行业内部分化加剧。
行业优化建议提出
永赢基金指出,目前费率体系中,基金规模的最小要求使得实际收费与既定费率不符,这一现象加大了基金公司的运营负担。该机构建议借鉴国际成熟市场的经验,对主流宽基指数实施收费上限或期限限制,目的是减少现有产品的固定费用,推动行业的稳定与长远发展。
指数基金在调整了管理费用后,其长期效应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多数观点预测,此次调整可能对基金行业带来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