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
· ·
随着市场行情转暖,定增业务逐渐升温,公募基金参与认购的总额接近26亿元。年内落定的定增项目几乎均有浮盈,最高浮盈比例甚至超过200%。
当前A股整体估值处于历史中枢水平,若市场面临回调,定增的投资价值可能更为凸显。Wind数据显示,年内参与上市公司定增的公募基金公司共有21家,认购总额为25.91亿元;而去年参与定增的公募基金公司共有17家,参与总规模约为29.21亿元。
易方达基金参与定增额度最高,年内已累计出资11.62亿元,共有28只产品参与了4家公司的定增项目。例如,7月初芯原股份公告称,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出资2.22亿元认购该公司定增事项;6月,易方达沪深、易方达增强回报分别以2.14亿元、1.1亿元参与中航沈飞定增事项。此外,鹏华基金、朱雀基金以及华夏基金等,年内参与定增的额度也均在亿元以上,分别为1.93亿元、1.72亿元、1.6亿元。华夏基金旗下几只聚焦定增业务的基金,如华夏磐益一年定开、华夏磐利一年定开等,均参与了多只个股的定增。招商基金、博时基金两家公募参与定增的额度也都超过了1亿元。
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代景霞认为,公募机构积极参与定增是供给和需求综合作用的结果。供给方面,政策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配套融资,推动了配套募资类定增数量增长;同时,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趋势下,部分高成长行业对资本需求旺盛,推动了相关企业的定增融资。需求方面,定增主体通常以折扣价发行股票,这为公募机构提供了获取超额收益的机会。
财通基金分析称,2025年上半年定增市场最大的变化主要有两点:一是折扣较少,公募基金整体报价热情很高。自2月份开始,市场未出现追加情形,整体折扣较往年少一些,可能与上半年解禁市场的表现尚可有关;二是市场参与者更加丰富,地方国资参与度有增加趋势。某基金观察人士认为,“新质生产力”正成为定增投资的关键词。从竞价定增预案项目的总体情况来看,2023年至2025年,新质生产力相关行业的项目数量与占比均呈上升趋势。同时,大额定增项目含“新”量高,主要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技术迭代加速,上市公司需要资金支持研发与产能扩张。